有關剪紙教案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剪紙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剪紙教案 篇1
《姥姥的剪紙》為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說她不普通,她實在又很普通,每天洗衣、擇菜、淘米、喂豬,與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平凡,日夜勞作,與外孫相濡以沫,有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整篇課文語言優美,情感飽滿。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抓住這個主線,在教學設計時,我始終圍繞姥姥的“剪紙”開展教學活動。我把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致,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了解。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我們知道,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抓住剪紙,讓學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紙圖,想想它們有什么特點,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姥姥的勤勞,作者的貪玩。學生在交流這三幅圖片的含義時,能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當我讀著作者后來寫的對姥姥臨終前的回憶時,我感覺到自己的眼角潤濕了,親情打動了我,也打動了學生。我聽到教室一片靜默。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并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能體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孫倆之間的濃濃親情,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
一、讀題
1、讀題
2、再讀,想像姥姥的剪紙作品
用詞語形容
相機板書:惟妙惟肖、形態各異、意味深長
3、再讀,想像這樣身心入境地剪著紙的姥姥
用詞語形容
相機板書:心靈手巧、勤勞善良、舐犢情深
過渡: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進課文,你會覺得這些剪紙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贊嘆;姥姥更加真實熟悉,仿佛就在身邊。
二、學習1——6
自讀,圈畫批注,思考:是個怎樣的姥姥
交流:
1、心靈手巧
。1)第二小節
普普通通、翻來折去(反襯技藝高超)
神了(夸張,以他人之口襯托技藝高超)
理解“深入人心”(不是一個人這么說,也不是只有現在這么說)
小結:簡直就是藝術作品,姥姥是一個了不起的民間藝術家!
。2)第五至七小節
摸黑 都能 剪紙
刁難:為難,出難題
無可挑剔:仿佛看到了什么?
(剪得好;我仔細地看,找不出瑕疵)
耍賴
聯系上下文理解“熟能生巧”
小結:技藝真的高超,神乎其神了!
再分角色讀對話,還體會到什么?
點化:這樣的感覺,你是不是很熟悉?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也曾發生在你的身邊?
2、勤勞善良
。1)左鄰右舍
。2)廣結善緣、有求必應
。3)“撩起藍布圍裙擦擦手:‘說吧,派什么用場?往哪兒貼?’”這個細節讓你想到了什么?
。ê苊,忙什么?點化:這樣的老人家你是否覺得很熟悉?她是不是就在你的身邊?)
。ㄖ彼,熱情)
。閯e人著想,認真負責)
。ㄋ礁,仿佛有倉庫)
……
再讀讀
三、學習7——11
讀到這里,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都躍然紙上,而字里行間流露著的噥噥的情誼更讓我們動容。除了喜鵲登枝、除了家家戶戶窗戶上的窗花,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讀7——11,剪了些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剪?
交流
朗讀
談體會:舐犢情深
四、學習12——13
1、引讀12
從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讀懂了什么?
。▽ν米拥南M蛺郏
。ɡ吓6睾翊緲,就像姥姥一樣)
。ǜ┦赘蕿槿孀优#
引讀
反復讀
2、過渡:是啊,從小……姥姥的剪紙已經成為我心中的一個夢境
然而,我上學了,越走越遠,但……
期待些什么?
除了期待,你還讀除了什么?
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愛全部傾注在了剪紙里。就算你遠離家鄉、遠離姥姥,你忘記得掉嗎?假如你在外地求學,收到了姥姥寄來的剪紙,你會想對姥姥說點什么?寫一兩句在空白處
相機朗讀,小結,讀最后兩句話
五、總結
文中的姥姥和姥姥的剪紙以及祖孫之間濃農的情意我想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
其實,文章學到這里,有沒有令你想到了些什么呢?也許我們的姥姥、奶奶、爺爺并沒有這么一手令人驚嘆不已的絕活,但是,他也有一個和姥姥一樣的永恒的動作,也許只是端著一碗熱躺向你走來,也許只是在燈下縫一顆紐扣,也許是將雞腿小心翼翼地藏起來,夾到你的碗里,這些都值得我們的捕捉、記憶和感恩。
剪紙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示課題,指名讀一遍
2、姥姥是誰?
3、說說對題目的理解,并推測課文會寫哪些內容?
二、自學生字,疏通課文
1、學生自學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三、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所學,不會的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2、指名分節讀課文及時疏通課文,糾正錯誤。
四、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2、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教師適當點撥。
五、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六、布置作業
1、讀熟課文
2、搜集剪紙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紙的特點。
2、學生朗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老老的剪紙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自內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備,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4)我強過來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學生朗讀有關詞語,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姥姥的剪紙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義。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夠表現出老老的剪紙相關特點的句子,讀出贊賞之意。
二、認識姥姥
1、欣賞完姥姥如此眾多的剪紙作品,你們想知道寫什么?
2、指名說一說。
。1)姥姥是怎樣剪紙的?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
3、同學們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中,請在自己朗讀思考的基礎上,同拙見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啟發。
4、學生自主讀悟,同桌互動。
5、學生抓住相關的詞句,朗讀體會老老的特點,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務的內在的品格。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
三、質疑問難
1、學生朗讀課文,尋找疑惑之處,小組交流對疑難之處的理解。
2、引導學生解決典型的疑難問題。我是個出名的調皮蛋刁難挑剔耍賴問題:著是課文第四節中的一句話,其中的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等含有明顯的貶義成分。如何準確的理解這些詞語呢?
試解:課后練習第三題這樣提示我們查,并聯系上下文理解。
四、練習深化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后最后兩節爭取回背誦。
2、引導背誦
。1)從那時侯起,我達到老牛
。2)一頭老牛變得
3、熟能生巧,準頭了結合你生活中的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4、讀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姥姥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剪紙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的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
[教學重點]體會“我”與姥姥之間的濃濃親情。
[教學難點]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姥姥的剪紙》(齊讀課題),姥姥的剪紙可有名了,老師今天專門為同學們搜集了幾幅姥姥的剪紙,請大家欣賞!
(課件出示,欣賞剪紙)
2、看著這么多精美的剪紙,你想說點什么?
二、學習1-2自然段,初次體會姥姥剪紙的“神”
姥姥的剪紙的確是又漂亮又逼真,你知道鄉親們是怎么贊嘆的呢?請你打開課文,自由朗讀1-2自然段。
1、誰來當一回老鄉,夸一夸姥姥的剪紙。
(指名學生朗讀)
2、姥姥。真是剪什么像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用一個字來稱贊,那就是--“神”。
3、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呢?
指名回答,并相繼板書。(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三、學習3-6自然段。再次體會姥姥剪紙的“神”
1、姥姥剪紙的“神”還體現在哪里?請你快速朗讀3-6自然段,劃劃相關句子。
2、學生匯報:
a、噢,捂住姥姥的雙眼也能剪?肯定你沒捂緊,讓姥姥從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b、你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姥姥沒偷看?
3、那讓我們趕快去欣賞一下姥姥摸著黑剪的“喜鵲登枝”圖吧。
(課件出示“喜鵲登枝”圖,)
4、同學們,你感覺這幅“喜鵲登枝”怎樣?
5、指名朗讀,讀出這份驚嘆。
6、姥姥這么高超的剪紙技藝是生來就有的嗎?文中姥姥的那一句話就道出了這個秘密?(課件出示句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7、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a、“熟”指什么?“巧”呢?“手能生巧”什么意思?
b、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8、姥姥是如何達到手能生巧的呢?誰能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a、齊讀:數九隆冬剪,三伏…
b、由姥姥剪紙的身影我想到了一句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你還想到哪些俗語?
從中說明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板書:姥姥心靈手巧)
10、除此之外,姥姥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a、出示第3自然段
b、抓住“廣結良緣、有求必應”進行理解
c、指導朗讀
板書:勤勞善良
四、學習7-12自然段。體會姥姥剪紙的“情”
心靈手巧的姥姥給對鄉親們有求必應,什么都剪,給我剪得最多的是什么?為什么姥姥剪得最多的是牛和兔呢?請你默讀7-12自然段,看文中具體描寫了幾幅“牛兔”剪紙圖?
學生匯報。
指名讀這兩幅圖,思考:
a、姥姥剪“牛和兔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拴住我)
b、你從這個“拴”字中讀出了什么?
。ㄗx出了姥姥對我的--關心、愛護、疼愛……)
c、分角色讀課文中“我”與姥姥的對話:
讀出我的頑皮、可愛,讀出姥姥的慈祥、讀出姥姥對小孫子的疼愛來。
如果說姥姥最初拴住的是我的'身體,那后來拴住的則是我的什么呢?
4、從那時候起,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們形象各異--引讀--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無論形象怎么改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引讀(兔子總是在玩耍,老?偸窃诟苫睿。從此段話中你體會出作者飽含了什么感情呢?(贊美、依戀)
原來姥姥的剪紙會說話、能傳情,傳達的是濃濃的祖孫情。(板書:濃濃親情)
五、學習13自然段。體會姥姥剪紙的“夢”
1、“姥姥的剪紙陪伴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后來,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但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一幅是這樣的: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我知道,這是姥姥對我的期待!
2、姥姥的期待是什么?
3、請你給這幅剪紙取個名。
4、從這幅剪紙看出了姥姥對我的牽掛,我有何從忘記過姥姥,引讀:事實上……
5、你讀出了姥姥牽掛的是一顆什么樣的心?(思念的心、依戀的心、感恩的心……)
6、指導朗讀最后一段,讀出姥姥對我的牽掛、我對姥姥的思念。
課外拓展
出示小練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我仿佛聽到了(),聽到了(),又仿佛看到了(),看到了()……
七、課堂總結:剪紙不僅展示了姥姥的心靈手巧、技藝高超,更體現了姥姥對“我”的疼愛與牽掛,同時也寄托了“我”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份寄托濃濃的親情的見證--姥姥的剪紙(讀題)。
八、作業:
1、抄寫課堂上積累的四字詞語和俗語。
2、課后小練筆:課件出示一幅剪紙,仔細觀察,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12、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姥姥:心靈手巧請老善良
濃濃親情
剪紙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剪紙的特點、生動的形象和夸張變形的造型等。
2、了解剪紙是中國特有的民間特色,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3、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激發孩子對剪紙作品的興趣。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創作進行剪紙。
活動準備
課件、剪刀、剪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課件。
二、欣賞剪紙:
1、好多的剪紙阿,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剪紙。(引導幼兒了解剪紙的種類)。
2、你最喜歡哪一個剪紙,引導幼兒說出剪紙作品的名稱、用途,以及為什么喜歡這個作品。
3、這么多漂亮的剪紙,你知道它們是怎么來的嗎?——播放課件
三、欣賞故事:
1、剪紙是怎么來的?那些藝人為什么剪紙?
2、于是,人們學習、研究更對的剪紙方法,剪出各種各樣的種類!シ耪n件。
3、剪紙要用到哪些工具呢?——播放課件。
4、我們怎么用這些工具才能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紙呢?——引導幼兒說出剪紙的步驟。
四、播放剪紙過程的課件:
1、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這樣。并提問:紙是怎么折得,要至少折幾次?剪紙之前要先在紙上畫上圖案或線條,在剪的時候要遵循什么順序?把剪好的紙在打開時要?
2、你想不想也來剪紙?
五、幼兒操作——剪紙
1、老師在后面給你們準備好了紙和剪刀,現在請小朋友到后面找個地方做好。
2、觀察并剪紙:你們看,在盒子里有很多,老師已經折好并畫好圖案的紙,請小朋友隨便拿一個,你們看看你拿到的這張紙是怎么折——請2個不同折法的小朋友說說。仔細觀察紙上畫的,你猜猜剪出來是什么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我們剪的時候要先剪哪個地方的?——先剪中間再剪邊緣。
3、請小朋友拿起剪刀,認真、仔細的進行剪紙。
4、點評作品:把剪好的粘貼到黑板上,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5、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非常的認真、細心,所以完成的作品非常好,有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有的地方剪斷了,相信再小心點也能完成的非常好。
六、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1、剛才是老師給你們把紙折好并畫好,你們只是剪的,現在老師給你一張紙,你能不能把它變成一幅漂亮的剪紙。
2、折紙:我們要先怎么樣?——折紙?梢栽鯓诱?——對角折和對邊折(幼兒說著,老師拿紙示范。)
3、給幼兒分發紙。折好后請小朋友相互檢查,看折的是否正確。
4、我們再在上面畫上你想剪的圖案或花紋。
5、畫好了的小朋友,拿起小剪刀開始剪吧!注意:先剪中間的再剪邊上的。
6、請把你的剪紙拿到前面,和大家說說你剪的是什么!變赫f完后教師給予點評并把作品粘貼到黑板上。
剪紙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培養實際生活中的創造性,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2、通過參與創作,合作交流,啟迪靈感,感受生活。
3、通過欣賞剪紙作品,感受古今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培養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學習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創作美麗的
教學過程:
一、作品欣賞。
1、談話:同學們,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張普通的紙。我國勞動人民就是運用他們創造出了民間藝術——剪紙,又叫做窗花。這古老的傳統有1000多年的歷史,風格獨特,深受內外人士的.喜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古代與現代藝人之手的部分代表做品。(板書:奇妙的剪紙)
2、利用課件與實物投影儀教師和學生共同準備的剪紙作品。
3、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剪紙?(學生對喜愛的作品進行談話交流)
4、教師對部分作品進行解說(主要針對古老的吉祥圖案)。剪紙藝術是生活化的藝術,尤其體現在古代。剪紙都應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裝、瓷器、皮影居家裝飾等)
二、作品分類。
1、觀察分析。
。1)談話:今天,我們一起看到了這么多的剪紙作品,在民間藝人的創作中,這些剪紙是分不同種類的。那么你們能進行分類嗎?
。2)小組討論。
學生的分類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比如:分為人物、動物、花草、文字等或以顏色分類。
。3)。
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創作內容上看可以分為這幾類,我們還可以從創作的方法進行分類。比如有的剪紙圖案是由一組或幾組完全相同的圖案組合而成的,大家來看看有哪些。
。4)學生從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紙圖案。
2、研究方法。
。1)引導觀察:你們再來看現在這些作品,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教師出示以對折形式剪成的楓葉圖案。
提問:這張剪紙是什么圖形?
這樣漂亮的圖案,你們知道是怎樣剪成的嗎?
。3)談話:大家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藝人,用剪刀來創作漂亮的圖案?
三、作品創作。
1、嘗試創作。
學生觀察書上兩種正方形剪紙的步驟,并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具體做法。
指名說說并演示兩種方法如何折紙、剪紙。
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剪法試著剪一剪。
學生獨立完成后互相交流,教師了解學生活動情況,并展示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點評。
2、獨立創作。
談話:想想正方形紙還可以怎樣折?你們還可以折成幾折來剪?
學生獨立進行設計創作,后交流各自的做法。教師對學生新穎的設計給予肯定和夸獎。
3、提高階段。
讓學生自學課本上63頁用長方形紙剪紙的做法,并模仿剪一剪。
提問:用長方形紙你還能剪出什么漂亮的圖案?
學生思考,獨立動手剪一剪,教師巡視學生活動情況,并參與討論交流。
四、全課。
談話:同學們,你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瞧,你們創作出了這么多的精美圖案,真令人佩服!請選擇一件你最為滿意的作品,將它貼在白紙上,并寫上你的名字,然后放到講臺上展示,讓我們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與創作的樂趣吧!
剪紙教案 篇6
一、 活動內容:剪紙創編故事——《我和福娃的故事》
二、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剪紙的形式創編故事,會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創造性講述。
2、 嘗試剪出人物的不同姿態,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三、 準備活動:福娃運動的'照片 彩色復印紙 剪刀 膠棒 廢舊紙筐
四、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學會有順序的觀察福娃的動態。
五、 活動過程
1、 出示福娃運動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福娃在干什么?它們在做這些運動時心情是什么樣的?
2、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
。1) 你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運動時是什么感覺?
。2) 你和小朋友在一起運動時是什么感覺?
3、 教師引導幼兒想一想:
你如果和福娃在一起做什么運動最快樂?
4、 請幼兒用剪紙的形式編出《我和福娃的故事》。
5、 把幼兒的作品放在展板上供小朋友欣賞。
6、 請2~3個小朋友給全班小朋友講《我和福娃的故事》
7、 小朋友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副作品。
剪紙教案 篇7
姥姥的剪紙是一篇小學的課文,大家是否有學過的呢。姥姥的剪紙課文教案,我們來了解一下。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突破:
1、 讓學生親自動手,體會剪紙的樂趣與難度,激發對剪紙的興趣,加深對姥姥剪紙技藝高超的理解。
2、 默讀課文,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和對我濃濃的親情。
教學準備:音樂、剪紙作品、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剪紙
1、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第12課《姥姥的剪紙》。
2、 同學們昨晚已經在家親身體驗了一下剪紙的樂趣了,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剪紙作品?說說剪紙的'感受。
3、 教師展示剪紙。
4、 師:其實真正的剪紙高手是文中的姥姥,從課文中哪些句子能反映出姥姥的心靈手巧呢?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相應的句子。
二、認識姥姥
1、 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畫出相應的句子。
2、 交流句子:
。1) 課文第二自然段
引導:①哪些詞語具體體現了姥姥的心靈手巧,畫下來。說說理由。
、谀隳馨堰@句話讀好嗎?
、坌〗Y,齊讀。
。2)第四自然段部分句子。
引導:①這幅喜鵲登枝是姥姥在什么情況下完成的呢?聯系自己剪紙的感受,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诮處熜〗Y,指導朗讀。
。3)第六自然段部分句子
引導:①剪刀就像姥姥的手指是怎么回事?
、谛〗Y,指導朗讀。
3、 姥姥為什么有這么精湛的剪紙技藝?用姥姥的話來說就是:
。1)出示這句話,問: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從哪里能看出姥姥剪紙剪得多?
。2) 用句式練習說話:因為姥姥不管還是;不管 還是;不管還是,都沒有停止過剪紙,所以手都有準頭了。
。3) 姥姥剪紙好,還有別的原因嗎?
4、 除了心靈手巧,姥姥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體會祖孫之情
1、 過渡:讀到這里,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躍然紙上,而字里行間流露著的濃濃親情更讓人動容,除了喜鵲登枝、家家戶戶的窗花之外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
2、 默讀課文7-12自然段,找找在這里具體寫了姥姥的幾幅剪紙,內容分別是什么?想一想,這些剪紙蘊涵了姥姥對我怎樣的感情?
3、 師:是呀,作者的頑皮可愛愉悅著姥姥,姥姥的慈祥疼愛感染著作者,屋檐下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用剪紙的魅力,成功地把調皮的我拴在了屋檐下。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分角色朗讀,大家一起營造出一種其樂融融的場景。
4、 引讀第13自然段: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但我還是不斷收到姥姥寄來的剪紙,其中有一幅是這樣的:(出示句子,齊讀)
。1) 問:我明白了姥姥對我有什么期待?
。2) 是啊,無論我走多遠,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牽掛,頑皮可愛的作者讓姥姥牽腸掛肚,心靈手巧的姥姥讓作者魂牽夢繞,我們被他們之間濃濃的親情感染了,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動,齊讀課文最后一個小結。
。3) 簡介原文的一個片斷
當時,我也動過要學剪紙的心思,可惜我當時有其他的事,后來也離了鄉,遠離了姥姥,遠離了她美麗的剪紙。直到前年春節家里通知說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趕回家 里,看到了一別三年的姥姥,此時她已經披上了送老衣,很怪異地躺在當門的床上。我當時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會躺在那兒。我不顧一切地去看,我看到 了一張有點浮腫的臉,再試試鼻息,姥姥還活著,我哇地一聲哭了。我的姥姥還活著,我上學起早貪黑給我做飯的姥姥還活著。
師:是啊,兒時的記憶怎能忘記,慈祥的姥姥作者又怎會忘懷?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想起了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了嗎?他們是怎么關心你的呢?
師:也許,他們沒有一手令人驚嘆不已的絕活,但他們有著和姥姥一樣永恒的動作,也許,只是端著一碗熱湯向你走來,也許只是在燈下幫你縫一顆紐扣,也許只是 把好吃的飯菜夾到你的碗里,但他們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我們濃濃的愛。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親切而又溫暖人心的名字姥姥!
板書:
姥姥的剪紙
姥姥 心靈手巧 勤勞善良
剪紙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和區別對稱、不對稱(隨意)紋樣;學會對折一次剪紙的方法,剪出角花紋樣;培養學生手腦協調的能力和簡約、概括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1)對稱(對折后剪)與不對稱(隨意)剪的認識和剪貼方法步驟。
。2)角花的設計制作的步驟、方法
2、難點:紋樣的簡約、概括、變化、虛實得當。
教學準備:角花紋樣剪紙范品,。
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步驟:
一、開頭敘說,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剪紙常用于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顧名思義,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幾張(一般不超過8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后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的混和體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一般是豎直握刀,根據一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二、插入新知。
教師傳授角花的折紙方法。
。1)指導學生看書自學,教師提問:制作單個、兩個、四個相同的角花分別怎樣折紙?
1、制作一個角花:
2、制作兩個角花:
3、制作四個角花:
。2)學習設計描繪花紋。
。3)剪制紋樣。
請看老師剪。(教師示范剪)
是不是很難?你們自己剪剪看。學生試剪,教師觀察,發現問題提請大家注意。針對學生在剪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邊講邊示范分解步驟:
。4)、貼。在考慮好構圖大小布局的基礎上開始粘貼。角花最好貼在有色底紋紙上。鼓勵同學們套色剪貼。
三、補充觀摩。
上教師將收集的圖案給學生看,稍加特色說明,引發學生的創作愿望。
四、課后作業。布置學生剪出大小形式各異的角花,剪得好而快的同學可讓其粘貼在底紙上,提請注意底紙要盡可能把角花襯托明顯。教師巡行指點,并不斷出示剪得好的角花,加以表揚。
五、學生自評、師生互評作業,課堂總結。
剪紙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姥姥的剪紙是什么樣的?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紙的特點。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抓住“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姥姥的剪紙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指名帶著贊美的語氣來讀)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自內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備,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4)“我搶過來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出示幾幅剪紙,一起欣賞
5、通過欣賞這些剪紙,用一個詞來贊美一下這些剪紙。
姥姥的剪紙真是。。ò鍟杭艏堣蜩蛉缟、活靈活現)
二、認識姥姥
1、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
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話(“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1)出示“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導讀好第6自然段:
A.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剪
B.用不管……還是……不管……還是……不管……還是……
C.分組讀
。4)現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準頭”?
。6)書中舉了個什么樣的例子來說明的?
A工夫不大……
B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剪成的?
C我是個怎樣的孩子?從哪些詞語能感受到?這些詞語在感情色彩上是什么詞?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D指名分角色朗讀,演出作者的調皮
。7)舉舉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來說一說。
熟能生巧,總(),()!”
3、從中說明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板書:姥姥心靈手巧)
4、除此之外,姥姥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廣結良緣、有求必應”進行理解
。3)指導朗讀
。4)板書:勤勞善良
三、體味祖孫之情
1、姥姥對鄉親們是如此友好、熱情,對我這個孫子更是疼愛有加,她是怎么通過剪紙傳達這份情的呢?
2、讀讀第三段,找找在這里具體寫了幾幅姥姥的剪紙?是什么樣的?
。1)指名交流
。2)出示描寫剪紙的語句
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
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3)這三幅剪紙的圖案有什么特點?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剪紙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點?你體會到什么?
理解:12小節(抓住幾個“總是”指導背誦)
。5)說說這三幅圖仿佛在告訴我們什么?
。6)重點理解第三幅圖
A一片開闊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樣的神態?
B從剪紙中看出了,從姥姥的`眼神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份。
3、我對姥姥又是一份怎樣的感情?
。1)指名讀讀有關句子
。2)體會關聯詞的作用
。3)師簡介原文的一個片段:
當時我也動過要學剪紙的心思,可惜我當時有其他的事,后來也離了鄉,遠離了姥姥,遠離了她美麗的剪紙。直到前年春節家里通知說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趕回家里,看到了一別三年的姥姥,此時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異地躺在當門的床上。我當時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會躺在那兒。我不顧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張有點浮腫的臉,再試試鼻息,姥姥還活著,我哇地一聲哭了。我的姥姥還活著,我上學地起早貪黑給我做飯的姥姥還活著。
。4)是啊,兒時的記憶怎能忘記,慈祥的姥姥有怎會忘懷,說說作者會夢見什么?
四、作業
1、搜集一些剪紙
2、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板書設計:
姥姥的剪紙
剪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
剪紙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基本了解剪紙的特點。
2、初步掌握剪紙的設計制作過程。
3、激發激發對民間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持久興趣。教學重點了解我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歷史文化和相關識。
二、教學難點:
認識和學習陰刻和陽刻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三、課前準備:
1、收集各種剪紙作品。
2、準備彩紙、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四、教學過程
。ㄒ唬⿲。
1、同學們看,老師手里拿著的是什么?(剪子)
2、在我們生活中,剪子都有什么用途呢?師:(剪子不僅可以幫我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他還可以制作一幅幅美麗的藝術作品)你們想看嗎?
3、師現場剪制作品。
。1)看老師剪出了什么?(連體娃娃)
。2)在什么時候能用到它?(過年里,節日里,舞臺上)
4、:剪紙是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為人士所喜愛。
。ǘ┬率。
書中也有一些漂亮的剪紙作品,我們來共同欣賞。
1、看書中有兩幅剪紙圖片,誰知到這剪的是什么?(獅子)師:獅子在我們國家可是一直帶有吉祥的動物,所以人們喜歡把它制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
2、這兩幅都是獅子的作品,但是你們看看他們倆的風格一樣嗎?那不一樣?
3、在我們有兩種剪紙風格一種是(北方的剪紙)風格(樸素、簡練)一種是(南方的剪紙)風格(清秀、細膩)
。ㄈ┬〗M討論:
1、剪紙是民間藝術的瑰寶,他的藝術形式質樸,單純、清秀、精細,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剪紙也分陽刻和陰刻,那你們能從上面分辨出哪個是陽刻,哪個是陰刻?
師:(剪掉的是陽刻,留下來的是陰刻)“在黑板出示剪紙圖片”。
2、能給他們起個優美的名字嗎?(可以用四個字的成語)
3、書中啊還有一幅美麗的剪紙作品,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介紹抓髻娃娃)
4、我們已經欣賞了這么多的剪紙作品,那你們知道剪紙的方法嗎?
。1)先疊后剪。
。2)先畫后剪。
5、第一種方法同學們在剪制之中,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采用第二種方法先畫后剪。
6、下面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剪一幅作品,請同學們認真看、認真聽、認真剪。7請同學們進行自主創作,你喜歡什么,你就剪什么。如果你能用第一種方法直接剪就更好了,如果有一些難度,你可以選第二種方法,F在開始
。ㄋ模⿲W生展示作品。
。ㄎ澹⿴煟,剪紙藝術小到我們的農家小院,大到電視舞臺上,老師希望你們能把剪紙藝術延續下去。
【剪紙教案】相關文章:
剪紙大班教案07-11
剪紙教案7篇09-10
剪紙教案3篇09-10
【精選】剪紙教案3篇09-10
剪紙教案4篇09-10
【精選】剪紙教案4篇09-10
剪紙教案8篇09-10
剪紙教案9篇09-11
精選剪紙教案3篇09-11
剪紙教案五篇09-11